top of page

1230高雄市樹木修剪與韌性生態城市公聽會

  • fcatorg
  • 2024年12月30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參加高雄市樹木修剪與韌性生態城市公聽會,提出城市樹木管理與防颱策略。


ree

面對這一次山坨兒颱風的災情,我們在公聽會中提供政府一些改善建言。


ree

1、選好種、種好苗:種米徑5公分上下小苗,取代過去移植10-15公分大樹的陋習,讓樹有機會從小慢慢扎根,在移植的時候也因為苗木比較小土球可以做到10到12倍樹徑,更有利樹木未來長期的健康與抗風力。原生本土樹種,也通常會比外來的樹種更抗風。


2.、建立樹木種植作業規範:一般建議大喬木要有3米以上的帶狀空間,才能種植,如果中喬木的話大概2米,小喬木1米,如果公園裡面的話應該盡可能距離所有的步道人工設施2公尺以上,而且應該要確保種植的土壤,有1公尺深以上的有效土壤,也要足夠寬的土壤改良讓根系可以往下和往兩側生長,通氣管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根系引導往下的設施,在種植規劃的時候就可以安裝。


3、建立樹木工程保護規範:現存的大樹,要做工程的時候常常把樹根亂切,導致樹倒,所以應該要仿效國外建立樹根的工程保護標準規。以免因規劃不當或施工不當造成後續更多的風險。


4、建立樹木的健康與風險定期評估機制:優先建立樹木健保卡電子系統,用數位化的方式協助做樹木的健康與風險的記錄、追蹤、改善。有很多倒掉的樹,其實都是本來就有風險的,有很多初期不健康的樹,如果可以好好的透過土壤的改良,數目可以快速的健康回來,而一棵不健康的樹,通常也很難安全。


5、改良樹木的健康,改善樹根生長深度與寬度:這個部分常見都會區的土壤硬化,主要來自於落葉持續的打掃,人為對土壤的踐踏,讓土壤硬化缺乏養分,而樹根,為了呼吸只能在淺層生長。如果可以透過根系的健康改善,看情況就會不同。


6、樹木修剪絕非防颱的主要策略,針對高雄市政府希望把樹超過12到15公尺的做修剪矮降,我也提醒高雄市政府,斷頭修剪不只無法預防颱風,而且會衍生眾多問題,未來只會更危險,我們建議朝向前五項改善方法,當樹頭好好站穩,自然不怕颱風。


ree

其他還有眾多意見,比如都發局,他的道路規劃如果一開始就有預留樹穴足夠的空間,後面要來推動,街道林蔭比較容易。

還有針對公園處跟農業局的老樹保護,人力不足的部分我們也特別提出來,希望可以增加政府的人手,比如以基金的方式對外來募款,或是調整把工程預算移至日常的人力開銷,都是可以參考的方法。


ree

高雄鳥會粉絲團的總幹事,也提醒除要注重生態的多樣性,要打造有低中高復層的森林,會是比較有生態與韌性的城市景觀規劃方式,他也特別點出高雄指標性的森林公園,比如衛武營中央公園等等,應該要建立一定區域的自然森林營造,不需要鋪草皮不需要掃落葉,就讓它自然地長成一片森林,他認為這個是最低度委管,對生態也好,也節約市府人力的做法。


本公聽會特別感謝黃柏霖議員主辦,眾多里長議員政府代表共同參與,希望政府能把一些好的意見帶回去,也希望高雄的樹木跟健康,城市林蔭更多更好。

留言


電話:0968-230606 ‧ 0982-106219

line ID:lovetree0818 

Email:fcat.org@gmail.com

臉書粉專:森林城市協會、高雄愛樹人

郵政劃撥帳戶: 42360721  社團法人台灣森林城市協會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