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726橋頭新市鎮預定地發現瀕危環頸雉,民間舉辦賞鳥活動呼籲保護
- fcatorg
- 7月26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#環頸雉發現地點:高雄市橋頭區清豐六路與土庫路交叉口旁,森林與農地交界處,地點放留言區

橋頭新市鎮第三期面積有219公頃,近期市府與內政部啟動都市計畫變更,要做為住商使用,但由於都市計畫開闢會破壞有100公頃以上的森林與近百公頃的農地,1-1道路會切過熱門觀光景點橋頭糖廠與環頸雉棲地,造成糖廠周邊生態、文史、景觀極大的破壞。

而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與高雄鳥會總幹事林昆海,於現地勘查發現在新市鎮第三期的農地與森林裡,發現瀕危的二級保育類的環頸雉,林昆海於臉書發文表示:「環頸雉俗稱 啼雞 是台灣三種大雞(帝雉、藍腹鷴、環頸雉)中唯一出現在平原農地的種類,也因此面臨的各種開發和生存威脅更為嚴峻,環頸雉也因為族群量下降、分佈侷限,在2024年鳥類紅皮書中,與琵嘴鷸、黑嘴端鳳頭燕鷗等鳥類被列為 #極度瀕危NCR ,其瀕危程度更超越 山麻雀、草鴞 #瀕危NEN。」由於環頸雉不會高飛,故橋頭糖廠周邊森林與農地,可能是橋頭一帶最後的環頸雉棲地,若僅是開闢1-1道路,就會導致棲地破碎化影響其族群生存,若變更為建地,則族群將完全消失。

針對1-1道路與橋頭新市鎮三期開闢的問題,森林城市協會理事長莊傑任表示:「新市鎮第一期開闢20年,至今閒置土地預估超過7成,橋頭區經統計,開闢中與已開闢的閒置住商重劃區土地高達148公頃,預估至少要50年以上才有機會開發完畢;其中包含新市鎮第一期、第二期(橋科)、白埔園區、竹林(重劃區)。在台灣與高雄官方預估人口持續下降,房市低迷,同時,開闢新市鎮第三期又會破壞環頸雉棲地,看不出有開闢新市鎮第三期,有何必要性與急迫性。
橋科目前聯外道路60米寬的1-1道路的開闢,也會使環頸雉棲地破碎,破壞橋頭糖廠與周邊的自然人文景觀,在橋頭科學園區已經與高速公路有閘道連結,貨車與上班族多數會走高速公路,周邊居民通勤,已有1-2連結省道一號與橋科, 1-1號道路開闢其實沒有非做不可。我們也提出替代方案,建議把1-3道路打通與省道1號連接,或透過橋科沿高速公路旁向南方開闢道路銜接東楠梓(土庫)與橋頭新市鎮一期,都可以避開1-1開闢造成的環境衝擊,同時提供連結東楠梓與橋科的最短路徑。」
我們在7/26上午8:30-10:30舉辦環頸雉賞鳥活動,由林昆海總幹事當賞鳥領路人,邀請民眾參與,並於上午9:30舉辦記者會,展示我們拍攝到的環頸雉影片、照片,呼籲市府守護瀕危的環頸雉棲地,讓1-1道路改道,第三期重劃區將環頸雉的棲地保育放入都市計畫。



內政部國土署將在7/31下午一點,在國土署南區都市基礎工程分署7樓第一會議室(五福二路200號),召開【變更高雄新市鎮特定區主要計畫(第三期發展區開發)案】審議會議,也呼籲大眾能寫國土署長信箱針對本案陳情,並參與會議表達意見。
訴求:
1. 橋頭1-1號道路取消或改道,避免切割環頸雉棲地。
2. 橋頭新市鎮第三期無急迫性,無限期暫緩開發。
3. 橋頭糖廠周邊保育類棲地畫設保育利用(如保護區、都市森林浴場),容積向外調配。
活動主辦:森林城市協會
留言